中秋宴集,示叔白、子乔

华月升悠悠,寒空浩漫漫。复此家人欢,时就北堂宴。
田秫自成酒,园果乍堆案。即今恋田庐,去岁悲乡县。
无才甘沈沦,有道耻贫贱。笑乐复如何?弥用深叹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宴集示叔白、子乔》是一首清代诗人李宪噩创作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之夜与家人团聚的快乐和对生活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李宪噩(约公元1830年前后在世),字石田,号梦蝶生,浙江仁和人。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擅长诗词,其作品以抒情见长,尤善画竹。
  1. 诗句原文
    华月升悠悠,寒空浩漫漫。复此家人欢,时就北堂宴。
    田秫自成酒,园果乍堆案。即今恋田庐,去岁悲乡县。
    无才甘沉沦,有道耻贫贱。笑乐复如何?弥用深叹惋。

  2. 诗句赏析

  • 华月升悠悠,寒空浩漫漫:这句描绘了中秋夜月色皎洁,天空高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复此家人欢,时就北堂宴:表达了家人团聚一堂的喜悦,以及中秋节庆祝的习俗。
  • 田秫自成酒,园果乍堆案:描述了家中自酿酒和新鲜水果的场景,展现了中秋佳节的传统美食。
  • 即今恋田庐,去岁悲乡县: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过去岁月的感慨。
  • 无才甘沉沦,有道耻贫贱: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 笑乐复如何?弥用深叹惋: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快乐时光难以持久的感叹。
  1. 诗歌背景
  • 《中秋宴集示叔白、子乔》作于清嘉庆年间,作者李宪噩当时可能正在杭州任职。这首诗可能是在中秋之夜,与友人相聚时所作,用以表达对家人、友情和人生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中秋宴集示叔白、子乔》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其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画面生动而细腻,能够触动人心。同时,该诗也展示了李宪噩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1. 历史影响
  • 尽管李宪噩的生活环境和历史背景较为有限,但他的作品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怀,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古代中秋节风俗的重要参考。

《中秋宴集示叔白、子乔》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人生哲理的佳作,也是研究清代文人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