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若水上人

江南秋草色,不染道人心。
片笠随终始,孤舟得滞淫。
乾坤幽梦破,风雨夜钟深。
万里冥鸿意,于今喜陆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怀若水上人”是一首诗词作品,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济上四贤咏》。这首诗通过对四位古代贤者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和精神境界的向往。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 创作背景
  • 《济上四贤咏》是唐代诗人王维在济州任上所作的组诗,共四首,每首都赞颂一位隐居不仕的贤者。
  • 这组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此时政治相对清明,文人雅士有机会隐逸山林,追求精神的自由与独立。王维作为当时的官员,虽身处朝廷,却时常怀念隐逸的生活,遂作此组诗以自娱。
  1. 诗歌内容
  • 第一首《赠别王维》,通过描绘山水之美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
  • 第二首《过香积寺》,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生活的向往。
  • 第三首《送元常侍诸游京师》,描述了友人游览京城的情景。
  • 第四首《济上四贤咏序》则是对前四首的总括,强调了隐逸生活的高洁与超脱。
  1. 艺术特色
  • 王维在《寄怀若水上人》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 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充满了禅意和哲理,展现了王维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1. 文化影响
  • “寄怀若水上人”不仅在唐代有着深远的影响,其隐逸思想也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士大夫,成为他们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象征。
  • 该诗也被广泛收录于各种文学选本中,成为研究唐代诗歌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寄怀若水上人”不仅是一首表达隐逸思想的作品,更是王维艺术成就的体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