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余星源

万壑蟠胸故支拄,青苍历历纷难数。十年抑郁不可吐,一旦余生能貌取。
江有湘,山有岷。青林绿波渺无极,点染万里毫芒分。
渔歌牧唱若有闻,或留虚无成白云。野人平生怀,一切无所注。
爱山有若麛,爱水有若鹜,手不能写心则悟。我能对君之画图,内役神明日来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余星源》是李锴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表达了其独特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李锴,字廷美,一字孟文,号湘东野人,是唐代诗人,与韩愈、孟郊并称为“唐三贤”,是中唐时期杰出的文人之一。他的诗歌多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诗歌原文:万壑蟠胸故支拄,青苍历历纷难数。十年抑郁不可吐,一旦余生能貌取。江有湘,山有岷。青林绿波渺无极,点染万里毫芒分。渔歌牧唱若有闻,或留虚无成白云。野人平生怀,一切无所注。爱山有若麛,爱水有若鹜,手不能写心则悟。
  3. 诗歌赏析:在《赠余星源》中,李锴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广阔又深远的自然世界。诗中的山川景色,用”万壑蟠胸故支拄,青苍历历纷难数”这样的诗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幅壮丽的画面。”十年抑郁不可吐,一旦余生能貌取”则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后的豪情壮志。此外,诗中的”渔歌牧唱若有闻,或留虚无成白云”等句子,更是赋予了山水以生命和情感,使其不仅仅是自然的景物,更是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生命体。
  4. 诗歌影响:《赠余星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被后人广为传颂。它不仅体现了李锴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和深刻领悟,也展示了他作为一位伟大文人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境界。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研究唐代诗歌发展的重要文献。

《赠余星源》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唐代诗歌文化和诗人内心世界的宝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