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山水天下奇,秀色天造非人为。
兹山灵异尤杰出,一松一石皆清姿。
素虬翻空激巨浪,到此停蓄倚危嶂。
平生寤想穷三山,咫尺丹梯更神王。
洄潭落照风萧萧,急督舟子停轻桡。
萦纡石磴路九折,行人渐逐盘鸦高。
花木丛深蔚幽僻,钟摇上方暝烟碧。
童子开门吠仙犬,老僧扶杖款来客。
殿高铁凤摩霄迥,栴檀香散疏寮静。
惜无轩槛临江开,难乘日车观倒景。
山云舒卷随轻风,予亦去来无定踪。
明朝遥望更奇绝,江上一朵青芙蓉。
登昭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昭山》是一首唐代的诗作,它描绘了诗人对于昭山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这首诗不仅是文学创作的典范,也是中国古代山水诗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在《登昭山》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昭山的独特魅力。诗中写道:“兹山灵异尤杰出,一松一石皆清姿。”这里的“兹山”指的是昭山,而“清姿”则形象地描绘了昭山的自然之美。同时,“素虬翻空激巨浪,到此停蓄倚危嶂”进一步描绘出昭山的雄浑与壮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诗中还通过对昭山周边环境的细致描写,传达了诗人的心境。如“花木丛深蔚幽僻”,展现了昭山内部的静谧与美丽。此外,“急督舟子停轻桡”一句,则反映了诗人与朋友一同游览时的愉悦心情。这些细节的描述,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从文学价值来看,《登昭山》不仅是一篇优秀的山水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诗中融入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哲学的思考,通过描绘昭山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这种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传递,使得《登昭山》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登昭山》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赢得了后世的高度赞誉,也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灵感。对于喜爱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了解并欣赏这首作品,无疑能够增进对其艺术魅力的理解,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