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西陂寄长安诸子用东陂松风亭韵

有脚不踏渌波村,清境往往萦梦魂。
今年得请返旧隐,烟水顿洗双眸昏。
堂开鱼麦宛世外,略彴近接乐春园。
穿花时见孤鹤舞,倚石偶把残书温。
空亭林月散清影,只疑海上升朝暾。
孤篁行药遵野岸,扁舟吹笛归衡门。
故人天末几怅望,得句难共伧父言。
沧浪琴僧期过我,西陂春熟开芳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至西陂寄长安诸子用东陂松风亭韵》是清代诗人宋荦的作品,表达了诗人返老归隐后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歌:

  1. 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
  • 作者宋荦:《初至西陂寄长安诸子用东坡松风亭韵》是清代诗人宋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宋荦,字牧仲,号漫堂,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对文化艺术的热情,尤其擅长写词和诗歌。
  •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与地点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宋荦返回故乡后的某个时期,他利用这个机会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1. 诗词原文
  • 有脚不踏渌波村,清境往往萦梦魂。
  • 今年得请返旧隐,烟水顿洗双眸昏。
  • 堂开鱼麦宛世外,略彴近接乐春园。
  • 穿花时见孤鹤舞,倚石偶把残书温。
  1. 诗词解析
  • 有脚不踏渌波村,清境往往萦梦魂。:这句诗通过“有脚不踏”和“清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平静。同时,“萦梦魂”暗示了这种宁静带给诗人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 今年得请返旧隐,烟水顿洗双眸昏。:这里的“返旧隐”意味着回到过去的生活状态,而“烟水顿洗双眸昏”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世界在回归自然后变得清晰明亮。
  • 堂开鱼麦宛世外,略彴近接乐春园。:此句描述了诗人所居之地的景色,如同世外桃源般美丽,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 穿花时见孤鹤舞,倚石偶把残书温。: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诗人在花丛中看到孤独的鹤在舞蹈,而在石头上偶然抚摸着残存的书籍,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 《初至西陂寄长安诸子用东陂松风亭韵》不仅展示了宋荦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 还反映了他对人生、艺术和自然的独到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赏析,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宋代诗人的语言艺术,还能从中领悟到更深层次的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