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入由里山

深山如积水,步步入空明。
月直松收影,霜寒雁失声。
峰容肃相向,涧韵远能迎。
如此清凉地,尘襟不肯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入由里山》是明代诗人李寄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诗人生平:李寄,字介立,号因庵,别号由里山人、昆仑山樵、萍客、瓮里书生、白眼狂生、三因居士、后阳子。他是一位博学能文的文人。李寄曾访求霞客游记遗册,使其得以完成《天香阁文集》七卷等作品。
  2. 诗词原文
    深山如积水,步步入空明。
    月直松收影,霜寒雁失声。
    峰容肃相向,涧韵远能迎。
    如此清凉地,尘襟不肯清。
  3. 诗句解析
  • 深山如积水:形象地描绘了山的深邃与静谧,如同被积水覆盖,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步步入空明:暗示着诗人在进入这座山时,仿佛每一步都踏入了一个更加空灵、清明的世界,这里的”空明”可能象征着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或者心境的澄澈。
  • 月直松收影:通过月亮照射下的松树影子,展现了夜晚山中的景象,给人以幽静和神秘之感。
  • 霜寒雁失声:描绘了寒冷天气中大雁因气温下降而发出叫声的情景,可能是为了表现山中的寂静和冷清。
  • 峰容肃相向:形容山峰之间互相对峙,严肃而威严,可能象征着山的崇高和不可侵犯的威严。
  • 涧韵远能迎:描写了涧水的音韵悠长且能迎接前来之人,体现了山中溪流的灵动与和谐。
  • 如此清凉地,尘襟不肯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新脱俗之地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即尽管身处清净之地,但内心深处仍难以完全摆脱尘世的羁绊。

《夜入由里山》不仅是李寄个人游历体验的记录,更是他对于自然环境深刻的感悟和表达。这首诗通过对夜行于深山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反映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欣赏,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