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京口

去年风雨漫天黑,浪里舟危一间中。
好是斜阳今日渡,轻帆正遇剪江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渡京口》是明代诗人李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江面上的美景和人物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还表达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以下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诗人与创作
  • 诗人简介:李寄,字介立,号因庵,清江南江阴人。他是一位喜好游历,熟习明末史事的人。
  • 作品原文:去年风雨漫天黑,浪里舟危一间中。好是斜阳今日渡,轻帆正遇剪江风。
  1. 作品鉴赏
  •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直接而简洁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景象。同时,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文学手法,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1. 历史背景
  • 地理环境:京口位于长江下游的历史名城镇江(今江苏镇江),素有“寺裹山”的金山、“山裹寺”的焦山及“天下第一江山”的北固山等名胜古迹。
  • 历史地位:自南北朝以来,京口便以其江山之美名扬天下。
  1. 文化意义
  • 文人墨客的影响:京口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并留下足迹和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历史风貌,也反映了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怀。
  • 文学流派的形成:京口地区的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精神内涵,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1. 现代价值
  • 旅游资源的开发:《渡京口》等文学作品为京口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灵感和借鉴。通过恢复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 文化教育的作用:文学作品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教育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渡京口》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将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传递给今天的读者。它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是历史的见证,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