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渺渺送行舟,乘兴来观百尺流。
界破青山终古色,做成红叶十分秋。
仙心辄欲骑黄鹤,宦海无因狎白鸥。
却忆年时抛盏去,几回选梦到僧楼。
癸未十月再至石门观瀑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癸未十月再至石门观瀑布》
杜堮的《癸未十月再至石门观瀑布》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的某个清晨,再次来到石门观瀑布时的心境与所感。
诗中“长风渺渺送行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些许离愁的画面;诗人乘着微风,仿佛是在为即将离去的行舟送上祝福。接下来的“乘兴来观百尺流”,则转入了观瀑的主体,百丈高的瀑布水流湍急,气势磅礴。诗人站在瀑布边,感叹自然的伟力,同时也抒发了对这自然奇观的敬畏之情。
“界破青山终古色,做成红叶十分秋”一句,将读者的视角拉回到自然景色之中。山与水的界线被打破,原本沉寂的青山在秋色中焕发出新的色彩,而瀑布的水声与红叶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斑斓的秋日画卷。
诗中的后半段“仙心辄欲骑黄鹤,宦海无因狎白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有着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向往;另一方面,现实的官场生活又让他难以释怀。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哲理性与深邃的内涵。
结尾的“却忆年时抛盏去,几回选梦到僧楼”更是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选梦”一词,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憧憬。
《癸未十月再至石门观瀑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感慨。这首诗作不仅展现了杜堮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和感受古代文人情怀的独特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