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画桥春水急,绿帆远挂斜阳。谁家艇子近垂杨。杏花新雨后,初浴两鸳鸯。
暮暮朝朝来信准,教人无奈横塘。新愁恰与此平量。惯随明月上,更弄柳丝长。
临江仙 · 春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春潮》是清朝词人李雯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水急流、绿帆远挂的画桥景象,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
一曲画桥春水急,绿帆远挂斜阳。谁家艇子近垂杨。杏花新雨后,初浴两鸳鸯。
暮暮朝朝来信准,教人无奈横塘。新愁恰与此平量。惯随明月上,更弄柳丝长。作者介绍:李雯(1608—1647),字舒章,号蓼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他在顺治年间曾担任过多个朝廷官职,如弘文院撰文和中书舍人等,并因父亲去世而辞职回家。除了词作,李雯还著有《蓼斋集》,这部作品在其死后得到了整理,并于顺治十四年刊行。
诗歌鉴赏:李雯的《临江仙·春潮》在艺术表现上颇具特色。其开篇“一曲画桥春水急”便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春天里画桥边的春水急速流淌,给人一种急迫而又清新的感觉。紧接着“谁家艇子近垂杨”则通过对船只和杨柳的描写,增添了一份宁静和诗意。整首词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将江南春天的美景和内心的忧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李雯的《临江仙·春潮》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作,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对于喜爱诗词的朋友来说,深入阅读并理解这首词,无疑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