泞道示仆

我还尘满面,尔敢足争人。
努力泥途走,回头虎豹嗔。
目原无富贵,心莫枉酸辛。
归去衣聊浣,先酬五字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泞道示仆》是清代诗人宋湘创作的作品,属于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意义和作者背景:

  1. 作者简介
  • 宋湘:字焕襄,号芷湾,是清朝广东嘉应人,生于嘉庆四年(1799年),卒于道光间(1821年)。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曾在云南曲靖府、永昌府担任地方官职,并捐俸购木棉,教民纺织,练乡兵以除暴乱。其文学成就突出,工诗,所作能自成一家面目,有文集《不易居斋集》和《红豆山房诗钞》等传世。
  1. 诗歌原文
  • 我身虽尘满面,你心勿敢争人前。努力在泥途上走,回首时却有虎豹嗔怒。眼中没有富贵梦,心中不枉酸辛苦。归去之后洗衣裳,先酬答这五字新诗句。
  1. 作品赏析
  • 意象描绘:《泞道示仆》通过“我还尘满面”与“尔敢足争人”两句,描绘了一个历经风霜的旅人形象,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无奈与感慨。
  • 哲理思考:“努力泥途走,回头虎豹嗔”反映了作者在坎坷人生路上的坚持和勇气,同时暗喻了人生的艰难曲折。
  • 情感流露:“目原无富贵,心莫枉酸辛”则揭示了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世俗的成功与富贵,也不失本心,不枉费青春。
  • 艺术手法:全诗运用了平实的语言和质朴的笔触,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远的人生境界。
  1. 写作背景
  • 《泞道示仆》创作于诗人任职期间,可能是在前往边疆或偏远地区任职途中,面对复杂的环境和艰难的生活条件所创作的。
  • 这首诗也可能是为了表达诗人的一种心境或是对自己经历的反思,通过诗歌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
  1. 历史影响
  • 《泞道示仆》作为宋湘的代表作之一,被广泛收录在各种古代文学作品选集中,对后人了解宋湘的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为后世诗人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通过对《泞道示仆》的介绍,可以感受到诗人宋湘在艰难困苦中依然保持的坚韧与乐观,以及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一种赞颂,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的人格理想的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