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驴行

囧伯寺前黄纸下,黔首不得畜匹马。
输官者后罪无赦,騄駬骅骝弃中野。
走马粪田史有书,房星天驷光模糊。
柴车辚辚鸾哕哕,负轭者谁大宛驹。
五陵富儿顾厮养,蹇驴价出龙媒上。
素丝作鞭金络头,骄嘶奋鬣行长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市驴行》是清代诗人宋琬的一首七言长律。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诗人宋琬,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他是一位清初诗人,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宋琬曾获得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等职,后流寓吴、越间,最终起用为四川按察使。他的诗作被收入《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中。

  2. 作品原文:《市驴行》的原文如下:“囧伯寺前黄纸下,黔首不得畜匹马。输官者后罪无赦,騄駬骅骝弃中野。”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朝末年社会现实的图画,展现了民众因为政治和社会原因被迫失去马匹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3.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控诉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通过对比“走马”与“粪田”,诗人揭示了社会贫富差距的巨大以及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4. 艺术特色:宋琬的诗作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追求。在《市驴行》中,诗人采用了七言长律的形式,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反思,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现了清代末年的社会风貌。此外,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房星天驷光模糊”、“柴车辚辚鸾哕哕”等,都富有象征意味,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市驴行》作为宋琬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通过对该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