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确士之京口

君向南徐去,江山尽入诗。
楼高吞海地,船放落潮时。
问古怀昭谏,留情见牧之。
胜游兼绝唱,他日慰相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确士之京口》是一首五言律诗,出自清代诗人李重华之手。该诗以简洁而优美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背景:李重华,字实君,号玉洲,清江苏吴县人,雍正二年进士,官编修。他的生平游踪遍布巴蜀、秦、汉、唐故都等地,登泰山谒孔林,其丰富的经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素材。他的工诗生涯中,不仅游历名山大川,还曾涉足历史故地,这些都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2. 诗歌原文:《送确士之京口》原文如下:“君向南徐去,江山尽入诗。楼高吞海地,船放落潮时。问古怀昭谏,留情见牧之。胜游兼绝唱,他日慰相思。”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3.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送别场景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友谊的珍惜。诗中的“江山尽入诗”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也暗示了友人的到来将给作者带来无尽的灵感与喜悦。
  4.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送确士之京口》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此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5. 文化价值:《送确士之京口》不仅是李重华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清代诗歌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清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及其艺术特点,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古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此外,这首诗还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研究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以及社会风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送确士之京口》是李重华的一首五言律诗杰作。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精湛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而且至今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诗歌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