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岁初出门见有短衣揖让者继凶年之后得此感而有作

去岁真雕瘵,东南气尚新。
春从江岸转,礼到贩夫真。
揖让看闾里,诗书慕搢绅。
抚绥烦大吏,风俗不难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是一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诗句。这句话描述的是诗人在丙子岁初出门时,见到有人穿着短衣,互相谦让的场景,这种景象在他经历过连续几年的战乱之后显得尤为感慨和珍贵。

苏东坡(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以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他在这首词中通过描绘狩猎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平与安定的向往以及个人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整首词的内容如下:

密州出猎,风雪一更作,雪拥蓝关马不前。  
归来倚杖听竹,深巷小桥人语响。  
  
东风吹柳日如斜,南陌草青柳色新。  
三年此日无风景,何处梅花似旧年?  

在这段诗中,苏东坡描述了自己出猎的情景。他经历了战乱,心情沉重。然而,在风雪中打猎的经历使他感到了一种暂时的解脱和宁静。当他返回时,他听到了小巷深处的小桥上的人们交谈的声音,这让他感觉到一丝温暖和生机。随后,他提到了春天的景色,尽管战乱频发,但大自然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春天的气息依旧存在。

最后一部分则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绪。苏东坡回想起过去三年中没有这样美好的景象,他不禁问:“何处梅花似旧年?”这里的“梅花”象征着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这首诗反映了苏东坡对于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过往时光的回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