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妆入夜洗胭脂,移向灯前赏一卮。
不觉更深花共醉,影随斜月舞迟迟。
庭中白菊新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庭中白菊新开》的文学魅力
《庭中白菊新开》是一首描绘秋日庭院景色的诗歌,由明朝末年的诗人所写。诗中不仅展现了秋天菊花盛开的美景,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这首诗的作者名为许廷鑅,他是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文开,一字斯庵。作为一位南明永历时的官员,他在政治舞台上经历了许多波折,但晚年选择隐居生活,与友人韩文琦等人建立了一个诗社,其作品集《福台新咏》流传甚广。
在诗中,许廷鑅描述了庭院中的白菊在夜幕降临时开放,犹如新妆入夜洗胭脂,移向灯前赏一卮。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更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象征表达。菊花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在深秋时节仍能盛开,这与诗人晚年选择隐退的生活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中“不觉更深花共醉,影随斜月舞迟迟”这两句,通过动态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人生哲学。菊花在月光下舞动,仿佛在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这种情景让人联想到古人追求的“采菊东篱下”的闲适生活,以及对自然的深刻领悟。
在解析这首作品时,我们不仅要欣赏它的艺术美,更应深入理解诗人通过白菊这一意象所传递的思想感情。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它不畏严寒,独自开放于百花凋谢之后,正是诗人所崇尚的品质。
通过对《庭中白菊新开》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许廷鑅不仅仅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诗人,他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深远的文化意义。这也正是《庭中白菊新开》能够跨越时间的限制,成为后世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