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江归棹

淞波一片冷秋光,帆影低斜挂夕阳。
遥指水云村缺里,接天红叶是枫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淞江归棹》是一首清代的诗词,由沈谨学创作。该诗描写了秋天夕阳下吴淞江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内心情感的寄托。下面将介绍这首诗词:

  1. 作者简介
  • 沈谨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具体生平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的诗歌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1. 诗词原文
  • 淞波一片冷秋光,帆影低斜挂夕阳。
  • 遥指水云村缺里,接天红叶是枫庄。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句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吴淞江上的景致,通过“冷秋光”和“挂夕阳”等词汇传达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美感。
  • 画面生动:诗人通过“遥指水云村缺里”,“接天红叶是枫庄”这样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想象到夕阳下,船只的影子与远方的村落相映成趣,红叶如诗如画地点缀在天际线上。
  • 情感含蓄:尽管没有直接的情感抒发,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这片江水、这个季节以及周围环境深深的眷恋和感慨。

《吴淞江归棹》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它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文化的传承。在阅读和欣赏这首诗时,人们不仅能够体会到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能深入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