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砚山不可见,人间犹剩南唐砚。香姜铜雀久销沉,幻出秦宫云一片。
六国蛾眉竞晓妆,歌台舞殿起阿房。星荧明镜骊山远,涨腻凝脂渭水香。
四围错落珠玑细,粉晕斑斑黛痕翠。临波想见卷衣人,玉姜艳逸文馨丽。
深锁长门卅六年,鱼膏银海閟重泉。御沟空照秦时月,春水流花冷暮烟。
楚人一炬悲焦土,留得残砖碧苔古。建业文房好护持,钟山小隐风流主。
金镂应填绝妙词,新声曾谱恨来迟。红罗亭榭瑶光殿,知付娥皇付保仪。
一行题跋忠宣笔,昆刀细划龙山雪。早春独殿赋梅花,不碍广平心似铁。
何处香花识旧墩,百年流转到清门。松烟寒滴蟾蜍泪,兰篆红销晰蜥蜴魂。
秦台未到吹箫处,秦山尚有宫人墓。澄心堂纸玉管毫,夜镫还写《阿房赋》。
秦沟粉黛砖砚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秦沟粉黛砖砚歌》是清代诗人汪端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读者。
从艺术形式上来看,《秦沟粉黛砖砚歌》属于古代文人的诗词创作。这种诗歌形式以其精炼的文字、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深刻感悟。汪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唐时期的历史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繁荣与辉煌,同时也体会到了历史变迁带来的沧桑感。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如“香姜铜雀久销沈”一句,通过对比南唐与宋朝的铜雀台,表达了历史的兴衰更替,以及文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此外,诗中还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的歌台舞殿比作阿房宫,既展现了秦始皇的功业,也暗喻了历史长河中的兴衰更替。
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秦沟粉黛砖砚歌》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座跨越时空的文化桥梁。它让我们得以窥见唐代盛世的风采,感受那个时代文人墨客的风雅情趣,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历史的变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往往容易被物质和名利所迷惑,忘记了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然而,正如这首诗中所传达的那样,我们应该珍视历史文化遗产,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变化。
《秦沟粉黛砖砚歌》不仅作为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诗值得品读,更是一部能够引发人们深思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历史变迁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