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柘坡至

日日西山翠扫空,岂知我友在山中。
人言河汉宜清浅,秋近重阳未雨风。
何代石经刊不朽,一时芒屦悔难同。
退寻自是关胸次,无碍京尘拨面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柘坡至》是清代诗人王夫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题为“和李东阳”,作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九月十五日。

作者简介

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72),字而训、理臣,号姜斋、船山。湖南衡阳人。清代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经学家,阳明后学“娄东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以儒家义理为核心构建起一个宏大的宇宙观体系,在学术上主张穷理致知,并将之与实践相结合;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和八股取士制度。著有《船山遗书》、《思问录》,注释古文经学的著作有《楚辞通义》等。

作品原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