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入都留别于皇即和见送原韵兼订北游

霜风摧细菊,寒雨飒高梧。
秋气方摇落,萍踪竟有无。
于时惭入洛,投老羡归湖。
日下思君切,春来酒共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将入都留别于皇即和见送原韵兼订北游》是清朝诗人汪懋麟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霜风摧细菊,寒雨飒高梧。秋气方摇落,萍踪竟有无。于时惭入洛,投老羡归湖。日下思君切,春来酒共呼。

  2. 作者简介:汪懋麟,字端甫,号悔庵,清代著名诗人之一,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他的作品在清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受后人推崇。

  3. 诗歌赏析:该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并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首联“霜风摧细菊,寒雨飒高梧”通过描绘霜风和寒雨来表现秋天的凄凉与萧瑟,同时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感伤;颔联“秋气方摇落,萍踪竟有无”则进一步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无奈和迷茫。尾联“于时惭入洛,投老羡归湖”则是作者对自己现状的自我调侃,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4. 背景分析:这首诗作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但文人的内心世界却充满了矛盾和挣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汪懋麟试图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

《将入都留别于皇即和见送原韵兼订北游》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清代文学和诗人生平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深入理解汪懋麟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