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五云洞

山斋饭初罢,步入空岩里。
来寻五云洞,云根露齿齿。
寒泉清道心,松风涤尘耳。
老僧木石年,坐阅人代驶。
相对不说法,颇得清静理。
石床难久留,寒光逼衣履。
晚钟送归客,遥林夕阳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五云洞》是一首由清朝沈德潜创作的诗,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下面将围绕此作品展开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游五云洞》的原文如下:
    山斋饭初罢,步入空岩里。
    来寻五云洞,云根露齿齿。
    寒泉清道心,松风涤尘耳。
    老僧木石年,坐阅人代驶。
    相对不说法,颇得清静理。
    石床难久留,寒光逼衣履。
    晚钟送归。

  2. 诗歌赏析:《游五云洞》通过描绘诗人进入五云洞的场景,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与纯净。诗中提到的“寒泉”和“松风”,不仅营造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清净。此外,诗中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强调了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慰藉的重要性。

  3. 诗歌创作背景:《游五云洞》的创作背景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沈德潜作为清朝时期的文人,其诗作往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精神追求。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览五云洞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一种哲学思考和精神寄托。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古代高僧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隐逸文化的尊重和向往。

《游五云洞》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传递了作者对于生活、自然与人的关系的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也是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