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军行

乱飞沙禽吠村狗,官军夜逾谷城口。大船小船争避行,长年吞声复摇手。
锦袍绣箙月中明,牛肉粗肥挏乳清。胡琴遍伊凉曲,尽是冰车铁马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官军行》是清代作家汪琬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也反映了他对战乱中百姓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同情。以下是从几个角度对《官军行》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汪琬,字苕文,号钝庵,是一位清初的官吏学者与散文家。他的生平颇为传奇,在顺治年间中进士,后来还曾获得鸿博举人的身份,并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历任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等职。除了文学创作外,他还编著了《尧峰诗文钞》等著作,显示了其文学与学术上的多面才华。
  1. 诗词原文:《官军行》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朝代动荡的景象。诗中的“锦袍绣箙月中明,牛肉粗肥挏乳清”等句生动地勾勒出战乱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通过对大船小船避让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混乱与恐惧。

  2. 诗词背景

  • 汪琬的诗歌创作背景多样,涵盖了对个人仕途经历的感慨以及对时局变迁的记录。其中,《官军行》可能是其反映特定历史时期或社会状况的诗作之一。通过这首诗,汪琬或许想表达对和平年代的向往和对当前战乱局面的不满。
  1. 诗词鉴赏
  • 《官军行》不仅是一篇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文学作品,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它不仅仅是描述战争场景,更通过这种描写引发人们对战争背后更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例如,诗中提到的生活细节,如牛肉的粗肥和牛乳清,都暗示了战时生活的困苦和不公。
  1. 诗词影响
  • 《官军行》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表现战争主题的诗作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以其独特的视角与情感,展示了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诗人对此的深切关怀。

《官军行》不仅作为汪琬的一首诗歌作品,更是其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对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的一种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与赏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深度和文学才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