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巢鸾凤 · 比利时人有从其使节至此者,国破无以为生,乃典其妻与人,期十年。余闻而悲之,聊述此解,纪其事云

匀碧宫绡。甚花幡碎剪,未飐花梢。雨催萍散聚,浪逐絮浮漂。教人垂泪替魂销。瘦裙掩、如风前柳腰。沧波远,料此夜、佩环空到。
人好。春已老。天际楚云,休遣明蟾照。弄玉邀欢,戍笳吹恨,都付芳心萦绕。一寸眉山不胜颦,换巢鸾凤羞多少。长相思,最难堪、十载闲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换巢鸾凤》是一首中国古代的诗歌,它出自于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集《随园诗话》。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人性的批判。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换巢鸾凤》: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悲惨的社会现象:一个使节因为国家破碎而失去了生活来源,他典当了他的妻子与人交换财物,希望能度过十年的时光。作者对此深感悲悯,于是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诗中通过“国破无以为生,乃典其妻与人”这样的表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混乱。而“期十年”则表明了使节对未来的绝望和无助。最后一句“聊述此解,纪其事云”则透露出作者虽然无法改变现状,但还是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哀叹和对人性的批判。

《换巢鸾凤》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担忧。它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