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大壮自湛后逾月乃为词以哭之

屈原何事沈湘,问天呵壁天方醉。千秋冤愤,至今犹有,蛟龙噫气。易世同符,彭咸遗则,超然尘壒。过梅村桥畔,吴娘唱罢,潇潇雨,都成泪。
不恨文章逝水。恨人闲、众芳芜秽。金陵邀笛,巴山剪烛,胜游难再。回首当年,吞声死别,几人同辈。又谁能解得,词翁心事,在沧波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大壮自湛后逾月乃为词以哭之》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诗,全篇共四十二句。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出生于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书法家。
《水龙吟·大壮自湛后逾月乃为词以哭之》这首诗的前两句“大壮自湛后逾月乃为词以哭之”,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人或事物深深的怀念之情。接下来的句子则具体描述了这个事件的发生过程,即从湛到大壮再到词,最后是作者在悲痛中写下这些文字。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对于人生和生死的独特见解。

这首作品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文学艺术的高度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