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 集柳词

空怜爱。细追思。何处是前期。美人纤手摘芳枝。比并不如伊。
望江关,临轩砌。渐晓雕阑独倚。密凭归雁寄芳音。两处一般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迁莺·集柳词”是汪东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怀念。下面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汪东,原名东宝,字旭初,号寄庵、寄生、梦秋等。他是吴县人,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后东渡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并结识了孙中山。他历任中央大学文学院教授、中文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

  2. 创作风格:汪东精于词学,擅长书画,且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领域有所建树。他的词作多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学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3. 作品原文:空怜爱。细追思。何处是前期。美人纤手摘芳枝。比并不如伊。望江关,临轩砌。渐晓雕阑独倚。密凭归雁寄芳音。两处一般心。

  4.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描写美人与作者的别离场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同时,通过“两处一般心”这一意象,暗示了尽管身处不同之地,彼此的情感却始终如一。

  5. 艺术手法:这首词采用了传统的抒情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情感。运用了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比喻,使词句充满诗意和画面感。此外,还巧妙地利用了象征和暗示,增加了词的艺术深度。

  6. 影响及评价:《喜迁莺·集柳词》作为汪东的代表作之一,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评价。它不仅展现了汪东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汪东的《喜迁莺·集柳词》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经典之作,也是研究宋代词风和近现代文学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该词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