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树前头万木春。万花围绕病中身。我与香山参此谛。同异。香山牢落我欢欣。
自检平生盈箧字。无悔。扬班未必掩周秦。鼓吹休明终有事。何至。狂抛心力作词人。
定风波 · 病中检旧稿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定风波·病中检旧稿作》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苏轼)的一篇词作。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时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贬,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此词是他因疾病在狱中闲居无聊而作。
下面是该词的原文: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这两句表现了他不被外界干扰,悠然自得地欣赏自然、享受生活的心境;”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进一步体现了他随遇而安的人生哲学,即使面对艰难困苦,也能泰然处之。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描绘了诗人在春天微凉、细雨纷飞的环境中醒来,感到些许凉意,但随即抬头看见山头的斜阳,心情豁然开朗。这里的”萧瑟”一词,原指秋日凄凉的景象,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的困境与挫折。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既表明自己不惧人生风雨,也不受其影响,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整篇词洋溢着一种旷达、超逸、恬淡、宁静的韵味,是苏东坡诗词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