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崖云卧碧漪寒,千古江山托钓竿。
十里画眉声寂寂,一帆春雨过严滩。
雨中过七里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中过七里泷》是清代诗人沈景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诗歌内容:《雨中过七里泷》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春雨中游历七里泷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的“苍崖云卧碧漪寒,千古江山托钓竿”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七里泷周围的山川风光和诗人在此环境中悠然自得的心态。“十里画眉声寂寂,一帆春雨过严滩”则进一步渲染了春雨绵绵的氛围和旅途的艰辛。
诗人背景:沈景脩,字汲民,号蒙叔,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才华和学识著称于世。据记载,他曾任寿昌教谕,有《蒙庐诗存》流传于世。这样的背景为理解其诗作提供了文化和历史维度的考量。
文学价值:《雨中过七里泷》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本身拥有艺术魅力,更因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而被人们传颂。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真谛的探索。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此诗采用了简洁明快的七言绝句形式,语言朴实无华,却能深入人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特别是结尾的“十里画眉声寂寂,一帆春雨过严滩”,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感情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境界。
文化影响:沈景脩的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一定的成就,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他的诗作对后世文人墨客有着深远的影响,激励着他们在创作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雨中过七里泷》不仅是沈景脩个人艺术成就的展现,也是清代文化背景下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代表。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