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九日示弟辈

多难登临易感伤,天教薄暝黯重阳。
雁鸿零落犹成列,鸡犬平安岂待禳。
小市祇工桑榨酒,闲官久已枣为粮。
折萸试问诸昆弟,犹胜登高各异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辛酉九日示弟辈》是一首清代诗人汪守愚的古诗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即九月九日)登高望远时的情感和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深刻感悟和情感依恋。

诗中的首句“多难登临易感伤”透露出一种悲凉之情,诗人通过登高这一动作,触发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紧接着,“天教薄暝黯重阳”描绘了秋日黄昏时分的黯淡景象,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沉重而略带忧愁的氛围。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时刻的心境变化。

“雁鸿零落犹成列”与“鸡犬平安岂待禳”两句,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诗人通过对飞鸟和家禽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景象,同时反观人世间的纷扰与不安,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意义与思考深度。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日常生活的描写,“小市祇工桑榨酒,闲官久已枣为粮”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状况,可能是指农民辛勤劳作以维持生计,以及官员们因循守旧的生活状态。这些内容体现了诗人对时代背景的观察与思考。

“折萸试问诸昆弟,犹胜登高各异乡”,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和主题升华。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还提出了一种超越地域界限的情感联结,即使身处异地,依然可以互相问候,共同庆祝佳节。

《辛酉九日示弟辈》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体验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重阳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深邃的艺术造诣和人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