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新郑得小溪极幽秀

断岸陡成壁,其下横清溪。
溪光渺无尽,曲曲穿平畦。
含露苇苕润,出波荷芰齐。
积阴亘不散,凉意迎征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出新郑得小溪极幽秀》是清代诗人沈兆霖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审美体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沈兆霖(1823-1880),字尺生,号朗亭,浙江钱塘人。他是清朝著名的学者及文学家。他工诗文,尤精篆隶,善刻印,有《沈文忠公集》。他的生平经历颇为坎坷,道光十六年中进士后曾授官编修、户部尚书等职,在咸丰年间因病去世。

  2. 诗歌原文
    断岸陡成壁,其下横清溪。
    溪光渺无尽,曲曲穿平畦。
    含露苇苕润,出波荷芰齐。
    积阴亘不散,凉意迎征蹄。

  3.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幽静的山水画。诗人通过“断岸陡成壁”和“其下横清溪”两句,营造出一种陡峭而宁静的自然景观。这种景象让人联想到古人笔下的山涧清流,以及那远离尘嚣的闲适生活。
  • 意象鲜明: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刻画,如“含露苇苕润”、“出波荷芰齐”等,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的水乡风光。这些描写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富含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 情感丰富:虽然诗中的“寒舍”二字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状态,但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向往。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出新郑得小溪极幽秀》不仅是清代诗人沈兆霖的一篇杰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还能够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