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州晤项芝亭司马

判袂东华一赋诗,微云如黛影离离。
河声蒲坂迎珂马,山色中条对画旗。
秋馆梦寻欹帻地,春风车过卸镫时。
棠阴到处闻舆诵,不待逢人说项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蒲州晤项芝亭司马》是清朝周长发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见时的情景和心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1. 作者简介
  • 周长发,字兰坡,号东华子,浙江山阴人。
  • 周长发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1. 诗歌原文及译文
  • 原文:“判袂东华一赋诗,微云如黛影离离。河声蒲坂迎珂马,山色中条对画旗。”
  •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好友的家中,面对微云和远去的车马,感受到了自然美景的和谐与美丽。
  • 译文:他挥袖东去,赋诗赞美自然景色。天空中的薄云如同女子的面纱,轻盈而美丽,仿佛一幅动人的画卷。远处的河水声伴随着马匹的奔跑,山峦的影子随着旗帜在风中摇曳。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的开头“判袂东华一赋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情景,他们一同在东边的庭院里吟诗作赋。
  • “微云如黛影离离”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将天边的云朵比作女子的面纱,增添了诗意和画面感。
  • “河声蒲坂迎珂马”则通过声音和视觉的双重描写,展现了一幅动态的自然景象,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马蹄踏过河滩的声音和微风拂过脸颊的感觉。
  1. 写作背景与文化意义
  •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体现了清初文人崇尚自然的美学观念。
  • 诗中提到的“棠阴”可能指的是某种树木下的阴凉之地,这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展示了清代诗歌的独特风格和审美情趣。

《蒲州晤项芝亭司马》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流传后世,更是清代文人精神风貌和艺术成就的体现。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文字、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