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 寒雀

故枝惊说平林尽,霜天几回漂泊。画舫烟迷,朱桥日暮,多少荒凉村落。空仓去却,叹廷尉门前,哭饥谁托。化蛤余生,水云何处梦难著。
枋榆重问旧约。燕泥凋粉壁,一样萧索。废垒闲寻,疏梅乍放,且喜幽香堪啅。雕檐半角,更休忆华堂,那时行乐。翠羽清啼,近来风信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周之琦《齐天乐·寒雀》词作赏析

《齐天乐·寒雀》是清朝词人周之琦的一首著名作品,其词中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荒凉景象和对往昔繁华的感慨。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周之琦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词的原文如下:
故枝惊说平林尽,霜天几回漂泊。画舫烟迷,朱桥日暮,多少荒凉村落。空仓去却,叹廷尉门前,哭饥谁托。化蛤余生,水云何处梦难著。
枋榆重问旧约,燕泥凋粉壁,一样萧索。废垒闲寻,疏梅乍放,且喜幽香堪啅。雕檐半角,更休忆华堂,那时行乐。翠羽清啼,近来风信恶。

这首词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和对当下荒凉景象的无奈。其中“故枝惊说平林尽,霜天几回漂泊”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此外,“空仓去却,叹廷尉门前,哭饥谁托”,通过描述一个因饥荒而哀嚎的场景,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状况。

周之琦作为一位杰出的文人,其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富含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欣赏这首词时,我们不仅要感受其语言的艺术美,还要深入思考其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意蕴。

《齐天乐·寒雀》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让我们能够从中窥见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与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以及它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