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兰柴过常山作

太行东下俯苍冥,正定城高压井陉。
万里河山归睥睨,百年烽火静郊坰。
远帆落照滹沱水,匹马秋风麦饭亭。
欲访居人寻旧事,酒帘垂处柳青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吴兰柴过常山作》是清代周恭先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的沉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与背景:

  1. 作者介绍:《和吴兰柴过常山作》的作者周恭先,字平山,一字素芳,号新化人。他于乾隆丙戌年考中进士,并曾任建水知县,其文学造诣可见一斑。
  2. 诗歌原文:太行东下俯苍冥,正定城高压井陉。万里河山归睥睨,百年烽火静郊坰。远帆落照滹沱水,匹马秋风麦饭亭。欲访居人寻旧事,酒帘垂处柳青青。
  3. 诗歌赏析:诗中“太行东下俯苍冥”描绘了壮丽的北方山水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正定城高压井陉”则体现了古代城市的地理特点,以及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万里河山归睥睨,百年烽火静郊坰”反映了战争结束后的和平与宁静,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远帆落照滹沱水,匹马秋风麦饭亭”则展现了一幅秋日黄昏时,诗人骑马经过麦饭亭的田园风光。最后两句“欲访居人寻旧事,酒帘垂处柳青青”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

周恭先的《和吴兰柴过常山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思考的诗作,更是一篇能够让人领略到清代文人风采与时代风貌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了解到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倾向,还能深入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