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之屏山

马湖江水远黏天,一叶都凭百丈牵。
苦被饥驱频橐笔,何能兴尽遽回船。
游鳞吹浪绉山影,飞燕掠波投野烟。
遥睇宝屏峰下路,春风绿遍草芊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泛舟之屏山》是清代诗人邱晋成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泛舟之屏山》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泛舟之屏山》的作者是清朝诗人邱晋成,他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不详,只知道他生活在一个相对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2. 诗歌原文:马湖江水远黏天,一叶都凭百丈牵。苦被饥驱频橐笔,何能兴尽遽回船。游鳞吹浪绉山影,飞燕掠波投野烟。遥睇宝屏峰下路,春风绿遍草芊芊。
  3. 赏析解读: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自然景色,通过对马湖江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诗句“马湖江水远黏天”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宽广和流动,给人以深远和广阔的感觉;“一叶都凭百丈牵”则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即使是微小的生命也值得尊重。
  4.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5.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清新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学素养。

《泛舟之屏山》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的古诗,它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性和生活态度的深刻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