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州第一晚泊樟树镇,用待制韵

帆脚收寒,雁阵晕晚,长堤万瓦鳞小。画角风高,危亭望断,天末青鸾缥缈。梅柳娇春,任自媚、东皇余照。锦水芳游,漓江倦辙,燕莺俱老。
鬓影关河青镜少。万千事、梦萦魂绕。扇底今情,琴中古怨,莫更撄愁抱。此心无,真幻想,天花坠、拈来微笑。独寐更长,渐遥闻、渔歌唱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氐州第一晚泊樟树镇,用待制韵”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夜晚抵达一个名叫“樟树镇”的地方的情景,并以待制诗的形式创作。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他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文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运用口语和俗语入诗,开创了宋诗的新风气。

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夜泊樟树镇,
风帆如叶飞。
客心惊浪涌,
梦绕青山归。

首联写泊舟于江边的情景,第二句描绘船帆随风飘扬的景象,第三句通过“客心惊浪涌”表达了旅人内心的不安与激动,第四句则以“梦绕青山归”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黄庭坚的才华和对生活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