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有感

村舍鸡初唤,林坰月独明。
残更催曙色,旅梦乱乡情。
秋老风霜厉,家贫道路轻。
白头徒自哂,衣食费经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旅夜书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远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诗人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诗歌广泛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擅长描绘战争场面和表达人民疾苦,被后人尊为“诗圣”。
  1. 诗歌原文
  • 原文摘录: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译文:在岸上的细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江上的孤舟依靠着高高的桅杆独自航行。
  • 注释:此诗开头四句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
  • 背景说明: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旅途中夜晚观景有感而作,表达了他对孤独和寂寞的感受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寥廓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旅途之中,感受到那份孤独与寂寥的美感。
  • 情感真挚:诗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等意象,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忧虑与不安。
  • 语言精炼:杜甫的用词精准而富有力量,每一句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能。

《旅夜书怀》作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