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难忘冬闺

露结霜浓。怅年华似水,近了残冬。春来何缓缓,秋去太匆匆。梅冷淡、竹龙钟。又雪舞长空。便好将、杯醽泛绿,炉火围红。
传书不见飞鸿。觉夜吟兴倦,晓镜妆慵。风痕疏鬓雾,寒色锁眉峰。收黛笔、倚薰笼。待检点诗筒。可奈它、分阴要惜,催理针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意难忘·冬闺》是清代诗人周贻繁所作。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在冬季对时光流逝、季节更迭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背景
  • 作者简介:周贻繁,字子开,号石泉,清代著名诗人之一。他在其诗作中经常抒发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而这首《意难忘·冬闺》就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首。
  • 创作时间: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目前没有明确的资料记载。但考虑到周贻繁的其他作品风格,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其晚年所作,这一时期他对生活的感悟尤为深刻。
  1. 作品原文
    露结霜浓。怅年华似水,近了残冬。春来何缓缓,秋去太匆匆。梅冷淡、竹龙钟。又雪舞长空。便好将、杯醽泛绿,炉火围红。传书不见飞鸿。觉夜吟兴倦,晓镜妆慵。风

  2.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诗歌开头通过对露珠和霜花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孤独的内心世界。接着诗人感叹岁月如水,季节更替之迅速,体现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 意象运用:诗中的“梅”、“竹”等意象,不仅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高洁品质和坚韧品格。而“雪舞长空”则形象地描绘了冬天的景象,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艺术特色:周贻繁在这首诗中巧妙地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富有诗意又充满深意。同时,他的诗歌语言简练而不失优雅,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 文化意义
  • 文学价值:《意难忘·冬闺》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朝末年,一个社会动荡、思想开放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周贻繁能够通过诗歌表达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

周贻繁的《意难忘·冬闺》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艺术美感的古诗。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捕捉和独特感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在中国文化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