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巴里坤南山唐碑

库舍图岭天关壮,沙陀瀚海南北障。七十二盘转翠螺,马首车轮顶踵望。
高昌昔并两车师,五世百年名号妄。雉伏于蒿鼠噍穴,骄而无礼不知量。
寒风如刀热如烧,易而无备胥沦丧。贤哉柱国侯将军,王师堂堂革而当。
吁嗟韩碑已仆段碑残,犹有姜碑勒青嶂。岂知日月霜雪今一家,俯仰骞岑共惆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巴里坤南山唐碑》是一首描绘壮丽景色的唐代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还透露出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以下将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 库舍图岭天关壮,沙陀瀚海南北障:描述了壮观的山岭和辽阔无垠的沙漠,给人一种天地合一的震撼感觉。
  • 七十二盘转翠螺,马首车轮顶踵望: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盘旋曲折,如同翡翠般的绿洲,而马头车在顶峰行驶的场景,展现出动态之美。
  • 高昌昔并两车师,五世百年名号妄:通过对比昔日的高昌国(即今天的吐鲁番地区)与现代的荒凉,反映了时间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
  • 雉伏于蒿鼠噍穴,骄而无礼不知量: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环境的恶劣和人民的无奈,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统治者骄横无道的不满和批评。
  • 寒风如刀热如烧,易而无备:用极端的天气条件来比喻政治上的不稳定和缺乏准备。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题巴里坤南山唐碑》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首诗,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感慨。
  • 语言精炼:诗中使用了简练的语言,每一个词都经过精心挑选,使整首诗既有力度又不失美感。
  • 情感真挚:诗人的情感真挚流露,无论是对自然的赞美还是对社会的批评,都显得非常自然和真切。
  1. 历史背景
  • 创作时间:《题巴里坤南山唐碑》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其内容,可以推测这是在唐朝或唐朝以后某个时期的作品。
  • 作者身份:和瑛是这首诗的创作者,他可能是一位官员或文人,有机会亲眼目睹并感受到诗中所描述的景象。
  • 时代特点: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鼎盛期,也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见解。
  1. 文化价值
  • 自然美的描述:《题巴里坤南山唐碑》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独到理解和欣赏,这种对美的捕捉和表达是文学艺术的重要价值之一。
  • 社会批判:诗中对统治者的批评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显示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这种精神在当代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历史见证:作为文学作品的一部分,《题巴里坤南山唐碑》本身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唐朝乃至更早期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1. 教育意义
  • 审美教育:《题巴里坤南山唐碑》中的诗句,不仅是艺术的享受,也是审美教育的佳作,能够引导读者欣赏古典诗文的美。
  • 历史学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唐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增强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 品德教育:诗中的批评和讽刺,反映了诗人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对培养读者的道德情操和人文关怀具有积极作用。

《题巴里坤南山唐碑》是一首充满艺术韵味和深刻思想的作品,它不仅是唐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这首诗的价值在于它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