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吴蕊仙

一身飘泊御风游,岭上闲云水上鸥。
锦字怕随江雁断,诗魂还逐晓莺流。
野塘孤棹黄花晚,香谷寒窗杂树秋。
只恐重来仙路迥,烟迷露阻武陵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别吴蕊仙》是清代著名诗人性道人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背景:性道人,本名周琼字羽步,又一作飞卿,是清代江苏吴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的生活经历了从士人到僧人的转变,这一转变源于其与吴蕊仙的一段情感经历。在遭遇政治挫折后,他选择北行避难,期间经历了艰辛的生活,但始终不改其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2. 诗歌原文
    一身飘泊御风游,岭上閒云水上鸥。
    锦字怕随江雁断,诗魂还逐晓莺流。
    野塘孤棹黄花晚,香谷寒窗杂树秋。

  3. 诗歌内容解析

  • “一身飘泊”:描绘了性道人在乱世之中四处漂泊的生涯,表达了他的不羁与自由。
  • “岭上閒云水上鸥”:用自然景物作为象征,表现性道人的超然与闲适,同时也暗喻了他对于世态炎凉的超然态度。
  • “锦字怕随江雁断”:借用锦字比喻书信,表达了因战乱而书信断绝的无奈和悲伤。
  • “诗魂还逐晓莺流”:以晓莺喻指自己,表达了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仍坚持追求诗歌艺术的决心。
  • “野塘孤棹黄花晚”: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田野景色,黄花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也暗示了性道人的隐逸之志。
  • “香谷寒窗杂树秋”:通过描写香谷中的寒冷以及杂树的萧瑟,进一步加深了秋天的凄凉氛围,同时反映了性道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1. 主题探讨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性道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尽管他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与变迁,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全诗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岭上閒云」、「水上鸥」、「曉鶯」等,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语言,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 情感真挚:性道人的诗歌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无华,却能深刻打动人心。他的诗歌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1. 文化价值
  • 《留别吴蕊仙》不仅是性道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清代文人心态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留别吴蕊仙》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也是清代文人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感受到性道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也可以从中领略到清代文人的独特气质和文化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