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原有少微星,高卧蜗庐户不扃。
清梦觉来江月白,红尘隔断海天青。
鼎留鹤院山尤重,碑夺龙宫字亦腥。
试问烧丹井何处,春深我欲斸松苓。
焦公祠题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焦公祠题壁》:诗中情深,词意悠远
《焦公祠题壁》是清代文学家昌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昌立字小支,江苏甘泉人,曾主建隆寺。此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人间与仙境相交织的图景。
“人间原有少微星”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神秘而深邃的境界,少微星在古代天文中代表着天上的星星,象征着高远与神圣。诗人以此开篇,暗示了他所要表达的主题——人间与神仙世界的交融。接下来的句子,如“清梦觉来江月白,红尘隔断海天青”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江月、海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和对精神追求的追求。
诗中的“鼎留鹤院山尤重,碑夺龙宫字亦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既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作者对古典文化的深厚造诣。这些意象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描绘,更深层地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他以鹤和龙等神兽象征高尚的品质,强调了人应超越世俗,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试问烧丹井何处,春深我欲斸松苓”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在面对现实困境时,仍保持一种执着的态度。尽管身处红尘,却依然向往着修仙成仙的理想。这种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及逃避现实的心态。
《焦公祠题壁》不仅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作品,更是一曲抒发个人情感和理想抱负的赞歌。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值得我们深入赏析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