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晚秋梨花

过骢路窄,怅坠影青旗,酒家临岸。寻芳意懒。怎年年身是,离巢白燕。不道秋深,还被花神冷看。梦云短。便香早返魂,春命都换。悽恋。
流水远。似沦落天涯,个人初见。玉容乍浣。问新寒这样,几曾经惯。素国红乡,可有三生旧伴。雪般脸。记东风、那回庭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扫花游晚秋梨花》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易顺鼎创作的词。下面将对其作具体介绍:

  1. 作者:易顺鼎(1858-1920),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湖南汉寿人,清末官员兼诗人。易顺鼎是“寒庐七子”之一,其诗作多表现出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婉约细腻,展现了他在文学领域的广泛涉猎和深厚造诣。

  2. 作品背景:创作于光绪元年,此时易顺鼎作为举人,曾两去台湾,并协助刘永福抗战;其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担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袁世凯称帝期间曾任印铸局长。这些经历使得易顺鼎的作品充满了时代色彩和政治寓意。

  3. 诗词原文:过骢路窄,怅坠影青旗,酒家临岸。寻芳意懒,怎年年身是,离巢白燕。不道秋深,还被花神冷看。梦云短,便香早返魂,春命都换。悽恋,流水远,似沦落天涯,个人初见。玉容乍浣,问新寒这样,几曾经惯。素国红乡,可有三生旧伴。雪般脸,记东风、那回庭院。

《扫花游·晚秋梨花》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反映了作者对人生、自然以及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慨。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欣赏到易顺鼎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可以从中体会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