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苍寒人迹断,松毛覆满琴床。笼灯深入白云乡。水田听闹蛤,山寺惹惊尨。
绝顶天风吹不住,此时散发吟商。翠微诗境自生凉。行歌秦代月,坐啸楚天霜。
临江仙 · 夜行桃源坞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 · 夜行桃源坞中》是清代诗人易顺鼎的作品。下面将对其文学特色和历史背景进行分析:
作者简介:易顺鼎,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湖南龙阳人,清代寒庐七子之一。他出身于官员家庭,光绪元年举人。曾任职于两湖书院经史讲席,并参与马关条约签订后的请愿活动。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后因反对帝制而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情怀,如《临江仙 夜行桃源坞中》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诗词原文:
一径苍寒人迹断,松毛覆满琴床。
笼灯深入白云乡。水田听闹蛤,山寺惹惊尨。
绝顶天风吹不住,此时散发吟商。翠微诗境自生凉。行歌秦代月,坐啸楚天霜。诗词赏析:此词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富有诗意的夜行图,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的闲适生活。首句“一径苍寒人迹断”便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紧接着“松毛覆满琴床”则透露出主人的高雅情趣。接下来的“笼灯深入白云乡”,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境界。在词的后半部分,“绝顶天风吹不住”,“翠微诗境自生凉”,更是将诗人的闲适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词既有宏大的气象,又有细微的情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临江仙 · 夜行桃源坞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和自然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