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题扬州画舫录

衫色碧,唤玉上歌桡。帘卷十三都袅袅,桥横廿四总迢迢。分外月华高。
寻芳晚,胜地已无聊。红芍楼台千日酒,绿杨城郭万家箫。春影让他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江南·题扬州画舫录》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易顺鼎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易顺鼎,字实甫,一字中实,龙阳人,光绪乙亥举人,历官广东钦廉道。
  1. 创作背景与意义
  • 《望江南·题扬州画舫录》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末近现代初,此时中国社会动荡、文化多元且开放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易顺鼎通过自己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 该诗不仅是易顺鼎个人情感和审美的反映,更是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群体精神面貌和文化追求的体现。
  1. 诗词原文及其翻译
  • “衫色碧,唤玉上歌桡。” 描述了画舫中的服饰色彩鲜亮,女子在歌声中翩翩起舞的场景。
  • “帘卷十三都袅袅,桥横廿四总迢迢。分外月华高。” 描绘了画舫周围的环境和氛围,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 “寻芳晚,胜地已无聊。红芍楼台千日酒,绿杨城郭万家箫。”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情感。
  • “春影让他描”则可能是诗人自喻,暗示自己虽然身处繁华,却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望江南·题扬州画舫录》作为易顺鼎的代表作品,不仅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邃的思想吸引了无数读者,更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研究清末社会风貌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