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琅儿生

星星点鬓余垂老,婉婉投怀汝始生。
万事后人堪一笑,百年有托慰无成。
承家文武流风远,阅世沧桑旧局更。
翘首前途奢望在,欲教温峤试啼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琅儿生》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林朝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一作峻堂),号痴仙,又号无闷道人。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诗社「栎社」创始人,台湾豪族雾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

  2. 诗歌原文及赏析

  • 原文:”星星点鬓余垂老,婉婉投怀汝始生。万事后人堪一笑,百年有托慰无成。承家文武流风远,阅世沧桑旧局更。翘首前途奢望在,欲教温峤试啼声。”
  • 赏析:《喜琅儿生》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其中,“星星点鬓余垂老,婉婉投怀汝始生”描绘了诗人晚年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万事后人堪一笑,百年有托慰无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认为虽然生命短暂,但总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和守护。最后一句“翘首前途奢望在,欲教温峤试啼声”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1. 艺术特色
  • 意象生动:《喜琅儿生》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星星点鬓”、“投怀汝始生”,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也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情感和画面感。
  • 语言优美: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既有古典诗词的庄重典雅,又有口语化的特点,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生活,易于读者理解。
  • 主题深刻:这首诗的主题深刻,通过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喜琅儿生》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林朝崧的诗歌才华和深厚文学功底,也反映了晚清至民国初期台湾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风貌。这首诗不仅是林朝崧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