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梁道中

此是何年雨,犹飞百道泉。
柴门淹虎迹,石壁洗蜗涎。
野店秋无月,荒山树不烟。
佛堂耿寒梦,拈出画中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青石梁道中》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陈廷庆所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还蕴含了深厚的哲理与作者的哲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陈廷庆,字兆同,号古华,又号桂堂。他于乾隆四十六年考中进士,并从编修升至长州知府。作为一位官员,他的政治生涯或许颇为显赫,而作为一名文人,他的作品也颇受后世赞誉。
  2. 原文赏析:《青石梁道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中“两崖青石引青莎,一径松杉罥薜萝”两句,通过青石、青莎、松杉等元素,勾勒出青石梁道中幽静美丽的景致。“立马爱当奇石秀,下山犹见夕阳多”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美景的喜爱和留恋之情。最后两句“愿同孺子尘缨浊,可有高人薖轴歌”则透露出了一种超越俗世的超然态度和对高雅艺术的向往。
  3. 创作背景:《青石梁》的创作年代为清朝乾隆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常常借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陈廷庆作为其中的一员,其作品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4. 名家点评:关于《青石梁道中》的评价,普遍认为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许多文学评论家认为这首诗是陈廷庆诗词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
  5. 轶事典故:尽管有关《青石梁道中》的具体轶事并不多见,但可以从陈廷庆的生平事迹中得到一些线索。《青石梁道中》中的诗句“愿同孺子尘缨浊,可有高人薖轴歌”或许暗示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于更高境界的追求。这可能与他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有关。

《青石梁道中》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陈廷庆个人哲思和情感的体现。它以其丰富的内涵、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喜爱中国古代诗歌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经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