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日旅尘侵,沿溪复出林。
随行三尺剑,伴睡七弦琴。
瀹茗消尘虑,观书静道心。
笋舆虽逼仄,兴到亦高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镇日旅尘侵,沿溪复出林。
随行三尺剑,伴睡七弦琴。
瀹茗消尘虑,观书静道心。
笋舆虽逼仄,兴到亦高吟。
《途次西螺驿口号》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这首诗是苏轼在赴密州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感叹以及对友人的关怀。
诗中描绘了作者行经西螺驿时的情景:山峦起伏,云海茫茫,日暮时分,诗人停下车来,眺望着远方的景色。他想到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与朋友的离别之情,心中感慨万千。最后,他将这份感受化作诗句,表达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著称。它不仅展现了苏轼豪放不羁的个性,也反映了他对生活、友情和命运的思考。因此,它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