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尽垂杨与绿荷,东篱采菊几回过。
花饶晚节姿容淡,人到中年感慨多。
愁绪如丝纷束缚,雄心似铁渐销磨。
金萱凋落尤增痛,苦向江头痛逝波。
东篱有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篱有感》是清朝林占梅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多个方面:
诗歌原文:
落尽垂杨与绿荷,
东篱采菊几回过。
花饶晚节姿容淡,
人到中年感慨多。
愁绪如丝纷束缚,
雄心似铁渐销磨。
金萱凋落尤增痛,
苦向江头痛。诗歌鉴赏: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暮春时节,于东篱之下采菊的情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感慨的画面。
- 诗中“花饶晚节姿容淡”,以花喻人,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
- “人到中年感慨多”一句,深刻反映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中的心境变化和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
- “愁绪如丝纷束缚,雄心似铁渐销磨。”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外在世界的困扰,又有内心深处的追求与坚持。
- “金萱凋落尤增痛,苦向江头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创作背景:
《东篱有感》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作为清朝时期的文人,林占梅可能经历了社会的变革和思想的碰撞,这些经历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反映。同时,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人生、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文学价值:
《东篱有感》不仅是一首抒情诗,也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富有情感的场景,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隐喻人生的喜怒哀乐。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易于引发读者的共鸣。艺术特色: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巧的构思和深刻的内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心描绘,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不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画面,还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而不失韵味,充满了音乐性和节奏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文化影响:《东篱有感》作为清朝时期的作品,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工具,也是后人研究清代文学的重要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认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逐渐显现。
《东篱有感》不仅是林占梅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清朝文人群体精神风貌的体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