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茅港尾庄

腥血吹风扑面凉,萧条何处觅村庄。
千堆白骨皆新冢,十里平沙是战场。
落日昏黄闻鬼哭,啼禽呜咽断人肠。
当年此地人居密,转眼荒凉倍可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茅港尾庄》是清代诗人林占梅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品原文:《过茅港尾庄·腥血吹风扑面凉》全文如下:腥血吹风扑面凉,萧条何处觅村庄。千堆白骨皆新冢,十里平沙是战场。落日昏黄闻鬼哭,啼禽呜咽断人肠。当年此地人居密,转眼荒凉倍可伤。

  2. 作者介绍:林占梅字雪邮,号鹤山,新竹人。个性豪爽、轻财好施,工诗善琴,结交广泛。少年时随岳父黄骧云游学京师,鸦片战争中捐银万两,为国尽力,是一位极为关注国事的诗人。《潜园琴余草》记录了其生平和诗作。

  3. 创作背景:《过茅港尾庄》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荒凉景象的感慨。通过对战场的描述,传达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4. 文学价值:林占梅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过茅港尾庄》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了解清代台湾文化和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过茅港尾庄》不仅体现了林占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造诣,也展示了清末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苦难生活。通过阅读和理解这首诗,读者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以及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