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闹市口小寓

二月长安键户眠,几多情绪放还牵。
宁知车马喧喧度,只听风光晼晼迁。
白发四娘闲自得,朱笼百舌巧谁怜。
夭桃秾李皆同院,寂寞无言伴枉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闹市口小寓》是晚清诗人林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作品进行详细解读:

  1. 作者介绍
  • 林旭,字暾谷,号晚翠,是晚清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颇为复杂,曾担任内阁中书、参与戊戌变法等重要政治活动,最终因政变失败而被捕遇害,被视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他的诗歌创作也颇具特色,如这首诗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1. 诗歌原文
    二月长安键户眠,几多情绪放还牵。宁知车马喧喧度,只听风光晼晼迁。白发四娘闲自得,朱笼百舌巧谁怜。夭桃秾李皆同院,寂寞无言伴枉然。

  2. 诗歌解析

  • 主题探讨:《南闹市口小寓》通过描绘长安城内的生活景象,反映出晚清时期人们的情感状态和社会现实。诗中的“白发四娘”和“朱笼百舌”形象地代表了那个时代中不同身份的人物,他们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 象征意义:通过对长安城内车马喧嚣与风物变迁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体命运的关注。诗中“白发四娘”和“朱笼百舌”的形象象征着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夭桃秾李皆同院”则暗示了人们在大环境下的无奈和寂寞。
  • 情感表达: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林旭通过对长安城内生活细节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于那个时代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南闹市口小寓》不仅是林旭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体现,也是晚清社会历史背景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如何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寻找自己的定位和出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