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关门趣自深,天明即起似游禽。
食单寂寞添乡思,诗句颓唐趁倦襟。
检点旧书看复放,商量佳客遣相寻。
更欣秋月光辉足,不惜窥窗夜夜临。
病起漫书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陆游并非《病起漫书其二》,而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的诗作中有许多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关怀。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巨匠。陆游的文学作品涵盖了诗、词、文等多种文学形式,其中《病起书怀》是他在成都所作,反映了他晚年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陆游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爱国情怀和文学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诗作多表现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三万里河东入海,千村狐兔霸荒丘”描绘了边塞荒凉的景象和人民的困苦生活;《示儿》中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则表达了他对国家统一和人民安宁的渴望。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陆游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面貌。
陆游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卓越的史学家。他的史学著作《南唐书》记录了南唐的历史,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在《剑南稿》中,陆游收录了大量诗歌,其中不乏反映社会现实、揭露官场腐败的作品,如《病中犹寄东城吴氏二老》中的“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境遇的深切忧虑。
陆游的文学创作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主张人应该追求自然的真实和自由,反对封建礼教和权威主义。这种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如《鹊桥仙》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既展现了他超脱尘世的愿望,也体现了他对人间冷暖的深刻洞察。
陆游作为南宋时期的文学巨擘,其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思想内涵。通过对《病起书怀》《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作品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陆游的文学成就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