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寄内

人海投身未作谋,多君送我思何周。
江干灯火残宵月,客里林园临别游。
携手何当歌有道,客居聊得顾无忧。
入关志气无能励,望远凭高莫自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福州寄内》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林旭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林旭的生平经历丰富多彩,他是光绪十九年的举人,曾任职内阁中书,并积极参与了晚清时期的维新运动。林旭在戊戌变法期间与谭嗣同等四人因参与新政而被卷入政变,最终不幸被捕遇害,成为了戊戌六君子之一。《福州寄内》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反映了诗人在动荡年代中的感慨与期盼。

诗中“人海投身未作谋”表达了诗人投身社会却未找到明确目标的迷茫感;“多君送我思何周”,则透露出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珍视。此外,“江干灯火残宵月,客里林园临别游”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反映出诗人在客居生活中的孤独与寂寥。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精神追求。

《福州寄内》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更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人们不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晚清时期的历史风貌,还能从中得到关于人生、社会乃至国家命运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