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 春晓

早乌啼起银蟾落。锦帐春寒春意薄。天涯路远几曾经,莫怪梦中常是错。
起来小婢催梳掠,拈着青丝心绪恶。无情镜子不怜人,暗把红颜都换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楼春·春晓》是宋代著名词人宋祁创作的一首词,它赞颂了明媚的春光,表达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情趣。以下是对这首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
  • 词人生平: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与晏殊并称“宋初文章两大家”,官至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等职。
  • 时代环境:宋祁生活在北宋初期,这个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迅速发展。词作为宋代最为流行的一种文学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普及。
  1. 内容主题
  • 赞颂春天:词作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上阕主要写春日景色,如“东城”、“绿杨烟”等,通过这些生动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表达情感:宋祁在此词中也流露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对春光的赞美上,也渗透在他的词作整体风格之中。
  1. 艺术特点
  • 语言风格:宋祁的词语言优美,用词考究,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在这首词中,宋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 结构布局:全词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上阕总写春光渐好,下阕则进一步描绘春日中的景物变化和人物活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这样的结构布局使得词作更加引人入胜,易于理解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玉楼春·春晓》不仅是一首表现春天美景的词作,更是宋祁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