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功未就,况当失所天。
遗言无一语,观行重三年。
乌鸟啼残粒,乔林起暮烟。
堪怜马氏子,应有白眉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年少功未就,况当失所天。
遗言无一语,观行重三年。
乌鸟啼残粒,乔林起暮烟。
堪怜马氏子,应有白眉贤。
《悼马生亡父一首》是宋代诗人释广闻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亡者深深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慨。
释广闻在诗中表达了对亡者的深切哀思,通过“年少功未就,况当失所天”两句,传达了对亡者未能完成人生志业的遗憾以及对无常生命的哀叹。同时,“遗言无一语,观行重三年”,则反映了对逝者生前教诲和行为的缅怀,以及对其离去的不舍与怀念。
诗中的“乌鸟啼残粒,乔林起暮烟”等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衬托亡者生前的生活环境和氛围,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这些自然元素的使用,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亡者的生活环境,从而引发共鸣和思考。
“堪怜马氏子,应有白眉贤”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亡者的尊敬和怀念,也寄寓了对后代的期望和祝福。这种期望与祝愿,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念,也展示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重视。
《悼马生亡父一首》作为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以其深邃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感动了读者,还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与鉴赏,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还可以从中领悟到关于生命、死亡及家族情感的深刻哲理。